“彩衣戏亲”最早出自于唐·徐坚《初学记》引西汉·刘向《
孝子传》。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楚国隐士
老莱子的故事。
老莱子极为孝顺,精心挑选甘甜爽脆的食物奉养父母。他七十岁时,父母仍健在,为不让父母因见自己有白发而伤感,也为了让父母心情愉悦,常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,手持拨浪鼓,像小孩子一样戏耍,以娱父母,以尽孝道。
翁心存在道光十五年奉旨外巡,事毕准备回常熟为母贺75寿辰,路经苏州,适逢官府庆贺嘉庆的皇后纽祜禄氏60大庆,在此翁遂请巡抚陈鉴(芝楣)书写“
彩衣堂”匾额,取材
二十四孝中的故事“彩衣戏亲”,并联系祝皇后寿庆,具有双重意义。
翁同龢,字叙平,号声甫,同治、光绪两代帝师,授业达24年。
翁同龢楷书主要是学
颜真卿的风格,这也是他最骄傲的成就,写得特别有气势。
翁同龢的楷书里,飞白效果特别常见,几乎每个字都能看到。这种飞白让他的字看起来更有动感。更厉害的是,他的字里还有一些笔画特别有碑刻的感觉,特别刚劲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