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葛覃遗意”匾额为乾隆御笔,东方大观2014春季拍卖会以成交价287.5万元。
 匾额欣赏:乾隆御笔“葛覃遗意”
“葛覃遗意”典出《诗经·周南·葛覃》,为《诗经》第二篇。原诗描写女子采葛制衣、归宁父母的情景,后经儒家阐释,其“勤俭持家”“不忘根本”的主题被提炼为“葛覃遗意”,成为妇德与家庭伦理的文化符号。
 
葛覃:葛藤生长绵长,喻女子德行延展;
 
遗意:留存的精神内核,即诗中“勤俭劳作—洁净修身—归宁尽孝”的伦理链条。
 匾额欣赏:乾隆御笔“葛覃遗意”
儒家引申:妇德楷模,汉代《列女传》将其列为“后妃夫人之德”,强调女子应躬亲劳作、孝养父母;
 
或者作为家风象征,明清家训(如《温氏母训》)常引“葛覃遗意”,教导女子“治丝茧以成衣服,非私身也”。
 
后世以“葛覃”代指归省(如杜甫《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》“圣朝新孝理,葛覃咏未休”)。
 匾额欣赏:乾隆御笔“葛覃遗意”
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帝王之一,他在位时间最长,和其祖父康熙、父亲雍正共同缔造了康雍干盛世,是社会生产力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顶峰。
 
乾隆重视文化教育,也是历代帝王中最勤奋学习、也最有才气的一位。
 
乾隆的书法有力地辅助了他的政治活动,成为了他贯彻政治意图的有效工具。他的书法与效仿康熙重开“博学鸿儒”科、“六下江南”一样,笼络了汉族士人,改善了满汉关系,最大程度地赢得了汉人对皇帝本人和满族统治的认可。

上一篇:楹联欣赏: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,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下一篇:楹联欣赏:但愿世间人无病,何愁架上药生尘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