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内联升”是百年老字号内联升的商匾,郭沫若题写。
 
“内联升”创建于清咸丰三年(公元1853年),创始人赵廷,天津武清县人。他早年在京城一家鞋作坊学手艺,后来得到一位丁大将军万两白银的出资入股,自办了鞋店,前店后厂,自产自销。
 
在古代社会,鞋不仅仅是一件衣饰那么简单,而是身份地位的象征。或曰,衣服是生活必需品,遮羞保暧之用。鞋却不是,比起衣服,鞋可以叫做“奢侈品”了。
 
内联升创办之时,只做官员们可以穿得起的朝靴,更是走在了奢侈品行业的前沿。
 
“内”,据老人讲,是指宫廷大内。“联升”,即指文武官员穿上此店的鞋便会平步青云、官运亨通,连连高升!字号喜人,官场政客谁不图个吉祥呀?自此,内联升开始崭露头角。
 
经营过程中,赵廷又长了个心眼,他把每位来店内做过鞋的达官贵人的鞋码尺寸都记录下来,以便日后不用本人到场也能作出鞋来。天长日久,官员本人的姓名、职务、靴鞋尺寸、式样及特殊要求和爱好等信息,便形成了内联升独有的《履中备载》。用内联升董事长程来祥先生的解释,《履中备载》就是现代的VIP(重要人士)。由此,达官贵人就可以足不出户穿上非常合适的鞋。即使现在,也没有几个人愿意托别人帮着买鞋,总得亲自试试鞋跟不跟脚。由于初期外界并不知晓《履中备载》的存在,一度演绎内联升做鞋鬼斧神工。
 匾额欣赏:北京百年老字号商匾“内联升”
20世纪初,社会巨变。随着清帝逊位,再也没人穿朝靴了,赵廷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和策略,开始转型生产礼服呢小圆口鞋和缎子面鞋,包括小牛皮底儿圆口鞋,把目标客户从坐轿人转移到了坐车人。但其经营理念和产品品质却始终秉承初心,从一而终。
 
1956年,公私合营开始,内联升从廊坊头条迁址到大栅栏街。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,内联升逐步转变经营思维,不但继续制造高档的手工男鞋,还开始制作女鞋和童鞋。凭借精湛的工艺和优质的服务,内联升赢得了国家领导人以及众多文化工作者的交口称赞。
 
1962年,著名文学家郭沫若为内联升书写了牌匾,并写诗赞颂:“凭谁踏破天险,助尔攀登高峰。志向务求克己,事成不以为功。新知虽勤摩挲。旧伴每付消融。化作纸浆造纸,升华变幻无穷。”可见郭沫若先生对内联升鞋的了解和喜爱,为了表达对郭老的敬意,内联升将郭沫若手书体“内聨陞”三字作为企业的注册商标,并一直沿用至今。

上一篇:匾额欣赏:陕西华阴西岳庙“敕修西岳庙” 下一篇:没有了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