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如不动”匾额在江苏镇江隆昌寺。
“如如不动”出自佛教 《金刚经》(鸠摩罗什译)中的名句:“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。”此句为佛陀对“如何安住真心”的开示,后成为禅宗核心教义之一。
如如:梵语 tathatā(真如)的汉译,指 诸法真实不变的本性(《大乘起信论》“心真如者,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”)。
前“如”为“契合真理”,后“如”为“真理本身”,强调 主体与实相的完全统一。
不动:非指物理静止,而是 心不被外境所转(《维摩诘经》“心不住内,亦不在外”)。
“如如不动”全句直译:不执著任何表象,安住于真如本性而无所动摇。

南朝梁代高僧宝志和尚曾登山结庵,广收佛门弟子,讲经传教,为彰其开山之功,遂改华山为宝华山。
隆昌寺,原名千华寺,始建于南朝天监元年(502年)。如今是“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”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隆昌寺规模宏大,原有殿宇九百九十九间半,现存建筑主要有山门、大雄宝殿、无梁殿、戒坛堂、韦驻殿、铜殿、大悲楼、布萨堂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