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
平山堂”位于扬州城西北蜀冈中峰,庆历八年(1048)春,
欧阳修来到扬州任知州,是年六月,
欧阳修在蜀冈
大明寺旁辟室建堂,因为蜀冈地势独高,在堂前远眺,江南诸山似与堂平,因此命名为“
平山堂”。
“
平山堂”自北宋修建以来曾经数度毁坏,元代一度荒废,明万历年间重修,清咸丰年间又毁于兵火。同治八年(1869),安徽定远人
方潜颐莅任两淮盐运使,即与扬州士绅谋议修复
平山堂。
因为
平山堂名播海内,历史上人们便习惯地将这里的名胜古迹,包括西园、天下第五泉、
谷林堂、乾隆御碑等统称
平山堂。
欧阳修和
苏轼在
平山堂上的诗酒风流固然为人喜爱,但他们更以勤于政事的贤守形象被后人敬重与追慕。
平山堂也成为贤守善政的象征符号。这些被不断丰富着的感受与想象,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记忆,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