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清朝师柱”匾额在福建三明泰宁尚书第,这是福建布政使司分守建南道右参政莫俨皋为李春烨立的一块匾额。
“清朝”是说清正廉明的朝代,“师”指“太子太师”,“柱”就是“柱国”。太子太师是李春烨的加衔,柱国是朝廷给李春烨授的勋。它们都是明代表示官员品级的一种虚衔,都表示从一品。明清时期,朝廷常常给文武官员加授高于本职的加官、勋、阶等,用以表示优崇,但没有实际权力。
泰宁尚书第,俗称“五福堂”,是明朝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李春烨的府第,建于明朝天启年间(1621~1627年),位于福建三明泰宁县。
泰宁尚书第布局严谨合理,是福建现存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明代建筑群,是研究福建古代民居的珍贵实物资料,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李春烨,明朝大臣,字侯质,号二白,泰宁城郊际溪村人。
李春烨虽然贵为明代天启朝的兵部尚书,但《明史》无其传,《福建通志》也无其传,就连地方志书,如《邵武府志》、《泰宁县志》都不为其立传。不过留下了尚书第这样的府第,也是一种意外之幸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