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宝山寺”匾额在上海宝山区宝山寺山门,由方丈世良法师题写的。
宝山寺,始建于明正德六年(1511年),曾用名玉皇宫、梵王宫、宝山净寺,是上海市宝山区规模最大的佛教寺庙。
宝山寺曾名“梵王宫”,出自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王安石写过一首咏宁波天童寺的诗:“村村桑柘绿浮空,春日莺啼谷口风。二十里松行欲尽,青山捧出梵王宫。”

宝山寺最初是一座唐姓人家的宅院。在清朝时期,这座宅院被改建为佛寺,并命名为梵王宫(或玉皇宫)。随着时间推移,宝山寺经历了多次战火和自然灾害的洗礼,多次兴废。如今我们所见的建筑都是在近代经过精心重建的。
宝山寺由新建宝山寺主体建筑群、明清文保建筑群和新建寺院园林三个部分组成,为传统伽蓝纵轴式布局。
新寺的设计规划由建筑学大师梁思成的弟子俞宗翘先生操刀,严格遵循传统的佛家寺庙布局,中轴线上有牌楼、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殿、藏经楼和法堂等主要大殿,东西两侧则布局了钟楼、鼓楼、观音殿、药师殿、祖堂和伽蓝殿等附属殿堂,使得整个寺庙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,又不失空间的层次感和功能的多样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