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虎”字刻石在山东泰安泰山中天门稍北约15米处,由清代官员、书画家、金石学家、文字学家吴大澂所刻。
在泰山中天门有一块倒盘东侧的石壁上,刻着一个高107厘米、宽66厘米的“虎”字。这个字是篆书风格,字径达105厘米,摹自金文《师酉簋》,属于古籀文,也就是大篆。
泰山中天门附近有伏虎庙,庙里有尊伏虎神,庙旁还有一块伏虎石,可以说是“群虎”之地。这个“虎”字刻石非常传神,变形成有脚有尾、翘尾蹲坐的样子,栩栩如生,堪称泰山字刻中的精品。
泰山古时多虎,古人在坊北建庙祀黑虎神,现庙内塑财神赵公元帅执鞭跨虎,东为仿古茶楼,西南为中溪宾馆,西北为中天门索道站。

泰山被中外学者称为“中国的奥林匹斯山” ,又名岱山、岱宗、岱岳、东岳、泰岳,为五岳之一,有“五岳之首”、“五岳独尊”、“天下第一山”之称。
泰山石刻涵括了整个中国的书法史,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形变神异、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,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吴大澂,初名大淳(后避同治帝载淳讳而改),字止敬,又字清卿,号恒轩、愙斋、白云山樵、二田居士、白云病叟等,署颂轩。清朝后期官员、金石学家、书画家、古文字学家,民族英雄。
吴大澂在吉林与俄国谈判时据理力争,迫使俄人重立土字碑,争得中国船只在图们江口的航行权。他工于书画、篆刻,精研六书,尤通金石,亦善鉴赏,收藏丰富。
上一篇:匾额欣赏:成都武侯祠“名垂宇宙” 下一篇:石碑欣赏:江苏扬州大明寺“淮东第一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