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瑞蚨祥”是百年老字号瑞蚨祥的商匾。
1862年(清同治元年),孟子68代孙孟传珊在济南院西大街(今济南泉城路)建起5间门面的楼房,开设了绸缎店。当时经营的项目有绸缎、绣货和布匹,其中以销售布匹为主。
“瑞蚨祥”店名的来历,相传是孟传珊当年经过反复推敲、多处考证后引用了“青蚨还钱”这一典故,店名中的“蚨”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形似蝉的昆虫。店名定为”瑞蚨祥“,意在希望生意兴隆,瑞气吉祥,财源茂盛。
1893年(清光绪19年),孟传珊第四个儿子孟雒川投资8万两白银在北京前门大栅栏开办了“北京瑞蚨祥绸布店”。
到清末民国初年,瑞蚨祥在京城已拥有众多字号,很快成为”八大祥”(瑞蚨祥、瑞生祥、瑞增祥、瑞林祥、益和祥、广盛祥、祥号、谦祥益)之首。
1900年庚子事变,一把大火把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全部焚毁,“瑞蚨祥”也变成一堆瓦砾。一年后,在原址重新盖起了一座中西合璧的新瑞蚨祥店堂。还请当朝翰林李林庠用正楷题写了“瑞蚨祥”三个大字的匾额。

这座瑞蚨祥建筑采用现代砖木结构,立面模仿圆明园西洋楼的巴洛克形式,并且吸收了中国传统装饰手法,对研究民国时期的商业建筑提供了实物参考,已经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老北京流传过一句老话:“头顶盛锡福,身披瑞蚨祥,脚踏内联升”,用来形容生活体面、讲究,可见“瑞蚨祥”当时的影响力。
开国大典上使用的那面五星红旗,正是周恩来总理指定,由瑞蚨祥提供完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