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舫斋是北京
北海公园东岸的清代皇家园林建筑,始建于
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,是
乾隆帝仿
欧阳修《画舫斋记》意境主持设计。建筑群以方形水池为中心,采用回廊环绕的院落式布局,主体建筑坐北朝南,包含
春雨林塘殿、镜香室、观妙室等主要建筑单元。
乾隆帝曾在此休憩赏画,藏有
郎世宁等名家作品。
《画舫斋记》是北宋文学家
欧阳修于庆历二年(1042年)所作的一篇抒情性散文。全文紧抓“以舟名斋”而作,先就斋的形状、结构加以介绍,然后介绍命名的由来,追忆被贬之事,情感上一波三折,由悲愤到抗争,抒发了其有志难酬的无奈,也体现出作者独特的文人情趣和严谨的人生态度。文章借景抒情,意趣相谐,文辞优美,含蓄隽永,言有尽而意无穷。
这种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寻找到乐趣与希望的精神,在
乾隆建造画舫斋时得到了体现,
乾隆还亲自题写了"
春雨林塘"四字匾额,笔锋流转间,尽显皇家气派与自然之趣相融合的奥妙。
北海公园是中国现存历史上建园最早、保存最完整、文化沉积最深厚的古典皇家园林,最早要追溯到辽代的“金海”,后经历元、明的扩建,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宫后花园。
北海及
团城是北京古都历史重要见证,也是北京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,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