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联:山水协清音龙会八风凤调九奏
下联:宫商谐法曲象德流韵燕乐养和
楹联“山水协清音龙会八风凤调九奏,宫商谐法曲象德流韵燕乐养和”在北京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首层,意为自然山水与戏曲音乐相融,呈现盛世祥瑞的舞台艺术场景。
上联“山水协清音龙会八风凤调九奏”:山水协清音,指颐和园的山水美景与戏曲清音相辅相成,形成和谐的视听感受。"清音"出自西晋左思诗句"非必有丝竹,山水有清音",既指自然之声,也暗喻戏曲音乐的雅韵。龙会八风,"龙"象征帝王权威,"八风"原指八方之风,此处引申为多样化的戏曲流派,如《左传》所述"八风舞"的多元风格。凤调九奏,"九奏"指古代宫廷礼仪中的九段乐章(如《尚书》记载的《箫韶》九成),"凤"呼应"凤凰来仪"典故,喻指戏曲表演的祥瑞与高雅。
下联“宫商谐法曲象德流韵燕乐养和”:“宫”“商”均为古音,中国古代五声音阶(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)中的前两个,代指所有音律、音乐。谐,即和谐。法曲:一种古代乐曲,源于道教音乐,风格清雅,后用于宫廷,被视为“正声”。象德,象征德行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乐者,所以象德也”。音乐是德行的象征。燕乐,此处读作 yàn yuè,一指古代宫廷宴饮时演奏的音乐,广义上也指“宴乐”,即使人安乐的音乐。养和:涵养平和的心性。
这副对联是儒家“礼乐文化”的诗化表达,其核心思想源自《礼记·乐记》。
颐和园,前身为清漪园,清朝时期皇家园林,其利用昆明湖、万寿山为基址,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,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,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,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。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也是世界文化遗产。
德和园在颐和园东宫门内,仁寿殿向北,原为清乾隆时怡春堂旧址。光绪时改建,其主要建筑为大戏楼、颐乐殿和庆善堂,是慈禧观戏的场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