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神昭海表”匾额在福建泉州天后宫,为清代雍正皇帝御书。
 
泉州天后宫,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(1196年),是海内外妈祖庙宇中年代最早、规格最高的古建筑,为世界文化遗产“泉州: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”的组成部分。
 匾额欣赏:福建泉州天后宫“神昭海表”
初建时以宋徽宗赐额“顺济”为庙名。明永乐十三年(1415年),少监张谦出使渤泥,从泉州浯江启航,回国后奏请朝廷鼎力重修,并把“顺济庙”改为“天妃宫”。
 
清康熙十九年(1680年),施琅准备征台,奏报“神涌潮济师”、“有助顺功”,清朝廷敕封“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后”,“天妃宫”又改名为“天后宫”。
 
“天后”是官封女神的最高头衔了。有鉴于此,清世宗于雍正四年(1726年)和雍正十一年(1733年)要御赐妈祖时,只好封以“神昭海表”和“赐福安澜”8个字。
 
天后宫建筑群保存有宋代构件和明清时期木构建筑。主体建筑分布于南北中轴线上,有山门、戏台、东西阙、正殿、东西廊、寝殿、东西轩、四凉亭、两斋馆和梳妆楼等。作为妈祖信仰文化物质载体的泉州天后宫,对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。
 
妈祖,本名林默,湄洲屿林氏女。其诞生后直至弥月,不闻啼声,因取名“默”。相传她生前医术高超,有预知祸福、安济护航之能,逝后被当地人奉为“神女”。
 
清代,私商贸易和向东南亚各国及台湾的移民热潮在泉州港进一步兴起,妈祖信仰也随着泉州商人和移民的足迹更为广泛地传播。
 

上一篇:楹联欣赏:贞女唯德贞义风范长流韵,孝友贤达孝行楷模永颂扬 下一篇:楹联欣赏:金龟探洎水一方胜景,铁埽砌坩埚万载奇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