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琼岛春阴”在北京北海公园白塔山东、倚晴楼南,是"燕京八景"之一,石碑是乾隆御笔。
清乾隆十六年(1751年)立,碑身四框刻缠枝纹饰,碑阳刻乾隆御笔"琼岛春阴"四字。
碑阴为乾隆帝御制诗:"艮岳移来石岌峨,千秋遗迹感怀多。倚岩松翠龙鳞蔚,入牖篁新凤尾娑。乐志讵因逢胜赏,悦心端为得嘉禾。当春最是耕犁急,每较阴晴发浩歌。"碑座四周有雕刻精致的石护栏。

北京地区的八景,最早见于金朝的《明昌遗事》中,所记名目叫"燕山八景"。
清乾隆十六年(1751年)御定八景为:太液秋风、琼岛春阴、金台夕照、蓟门烟树、西山晴雪、玉泉趵突、卢沟晓月、居庸叠翠,当时均刻石立碑并有小序、诗文。
燕京八景的出现,对于后来的风景点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。从此之后,无论“十室之邑,三里之城,五亩之园,以及琳宫梵宇,靡不有八景诗矣”。现代园林、庭院绿化亦借鉴燕京八景,建造景点,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