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九龙宝殿”匾额位于浙江舟山普陀山法雨寺。
法雨寺又名后寺,是普陀山三大寺之一,坐、创建于明万历八年(1580年),清朝康熙二十八年(1689年)重修。
九龙殿又称圆通殿,为普陀山法雨寺的主殿。殿前有古树十余株,其中两棵大树(古银杏、古桧柏)高入云天——西侧的银杏粗约三抱,树龄在500年以上;东侧的龙凤柏苍老劲健、蟠屈如虬螭,形状独特,是普陀山最有名的两株古柏。

九龙殿是清康熙三十八年(1699年)康熙皇帝赐“法雨禅寺”匾额时,下发“拆金陵旧殿以赐”令,拆金陵城内琉璃瓦12万张,仿金陵明故宫九五飞龙殿盖成。
九龙殿内天花板上的“九龙藻井”和屋顶上的琉璃瓦,都是明代的古物。尤其是那罕见的明代御用文物“九龙藻井”,雕刻了九条金龙戏珠的图案,工艺精美、栩栩如生,被誉为普陀山三宝之一。
这个“藻井”是按照九龙戏珠图案雕刻而成,栩栩如生的九条金龙,一条盘旋于中间顶部,其余八条则环绕在周围八根金柱上,每一根金柱底座均刻有精细的雕龙砖,而中央则悬挂着一盏如明珠般的琉璃灯,寓意“九龙戏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