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定孔庙,又名学宫,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大街183号,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(1219年),800年来不断修缮、增扩、重修达百余次,从而建成被称为“吴中第一”享誉江南的嘉定孔庙,仍是上海西北部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。

自清代康熙开始,历代皇帝即位后要亲临北京国子监进行讲学,然后到北京孔庙赐匾一块悬于大成殿上,各地的孔庙也要效仿摹制。嘉定孔庙的大成殿内就悬挂着这么4块匾额,分别是康熙的“万世师表”、雍正的“生民未有”、嘉庆的“圣集大成”和光绪的“斯文在兹“。
“万世师表”语出晋葛洪《神仙传》:“老子岂非乾坤所定万世之师表哉!故庄周之徒莫不以老子为宗也。”
司马迁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天下君王圣于贤人众矣。当时则荣,没则已焉。孔子布衣,传十余世,学者宗之。自天子王侯,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孔子,可谓至圣矣”。“至圣”不仅是司马迁对孔子的敬佩之词,而且也符合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史实。
后世统治者尊孔子为“圣人”“至圣先师”。清圣祖题大成殿匾用“万世师表”,即言孔夫子永远是世人之师。
这些匾额不仅见证了孔庙悠久的历史,也展示了儒家思想在清朝皇室中的重要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