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联:道显终南因文而始肇
下联:德彰楼观缘法能融通
楹联“道显终南因文而始肇,德彰楼观缘法能融通”在陕西西安周至楼观台的经台院门,以终南山和楼观台为背景,深刻阐述了道教文化中"文以载道"与"法理圆融"的哲学思想。
上联“道显终南因文而始肇”:终南山(道教发祥地)因老子五千言《道德经》的诞生而成为道文化源头。"始肇"即初始创立。
下联“德彰楼观缘法能融通”:楼观台因传承道法(尹喜受老子亲传)而彰显道德真义,体现教理圆融特质。
"终南"(地理)对"楼观"(建筑)。"文"(理论)对"法"(实践)。"始肇"(时间起点)对"融通"(空间扩展)。2011年"西安楼观道文化展示区"建设时,此联被刻作景区文化标志。

楼观台,又称“说经台”,素有“天下第一福地”和“仙都”之称,是道教文化的发祥之地,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。
周康王时尹喜好天文星象之学,结草楼于此,观星望气,静思至道,所以叫“楼观”。康王闻而拜为大夫及东官之友(皇子的老师)。
老子西行至关,尹喜辞关令之职,迎老子至古宅楼观,执弟子之礼。老子乃著述《道德五千言》授之。现今的说经台就是当年老子讲经授道之坛,即《道德经》的产生地。
据史料记载,封建社会先后有60多位皇帝到楼观台拜谒祭祀,是封建帝王去的最为集中的道教圣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