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联:图书自仙室
下联:山斗望南都
“图书自仙室,山斗望南都”是一副寓意深邃、表达敬仰与传承的楹联,明末清初画家,中国画一代宗师,“八大山人”朱耷书写。
上联“图书自仙室”:图书并非指普通的书籍,而是指《河图》、《洛书》的简称。这是儒家关于《周易》和《尚书》来源的神秘传说,被视为文化之本源、圣王治世的天启象征。仙室字面为仙人居所。
上联(先生的)学问思想,直承上古的文化精髓,源自他如仙家洞府般高深的智慧。
下联“山斗望南都”:山斗即“泰山北斗”的简称。语出《新唐书·韩愈传赞》:“自愈没,其言大行,学者仰之如泰山、北斗。” 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。南都,明代指南京。
下联(先生是)学术界的泰山北斗,整个南都(乃至南方)的学者文人都景仰着他。
“图书自仙室,山斗望南都”楹联中,“图书”二字笔画多,相对的“山斗”二字的笔画少,而把“山斗”二字写的较小,把“斗”字竖笔拖长。接下去“望”字与上面的字形大小相配。下面所留空白较大,又兼八大山人作书,有写到最后,心境开放的习惯,於是“南部”二 字比较大,并且把“都”字竖画拖长,以和上联长短配齐。这样“都”字左下有空,正好落款后,上下联配搭合度。

朱耷(zhū dā),原名朱统䥅(音“欠”),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,字刃庵,号八大山人、雪个、个山、人屋、道朗等,出家时释名传綮,明末清初画家,中国画一代宗师,明遗民,明亡后削发为僧。
朱耷的亦僧亦道的生活,主要不在于宗教信仰,而是为了逃避清朝满洲贵族对明朝宗室的政治迫害,借以隐蔽和保存自己。
“八大山人”署名题诗作画,他在署款时,常把“八大山人”四字连缀起来,仿佛象“哭之”、“笑之”字样,以寄托他哭笑皆非的痛苦心情,此联下联“山斗望南都”,同样保留了朱耷作为明遗民心中对南都(南京,代之明朝)的念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