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松湾古地”石刻在福建泉州崇福寺前殿对面照墙,提督蓝理康熙间书。
“松湾古地”通常指代以松树和海湾景观为特色的古老地域,多见于中国沿海或山水相依的古镇、名胜区。
泉州崇福寺,初名千佛庵,后改名崇胜寺、洪钟寺、崇福寺,与开元寺、承天寺并称为泉州三大丛林,重修后大雄宝殿的风格保持明代规制,有应庚塔、千人鼎、大洪钟崇福寺“镇山三宝”,大洪钟,铸于明初,声音宏亮,“崇福晚钟”为泉州八景之一。
康熙间(1662—1722年),守蒋毓英,僧希觉、实哲等修;提督蓝理(《泉州人名录·蓝理》)继修,镌‘松湾古地’四字于寺口(今嵌于前殿对面照墙)。

蓝理(1648—1719),清朝康熙年间的平乱名将。表字义甫,号义山,福建漳州漳浦县赤岭畲族人,自幼习武,精通刀、枪、矛、盾等各种兵器。有关志传描述他身材魁梧,能力举八百斤,足追奔马,还能拽马尾倒行。
蓝理没有读过书,性情豪爽粗犷,急躁易怒。蓝理在晚年因执法严酷而受挫,背负贪赃枉法的罪名,虽被豁免死刑,但其声誉受到损害。
上一篇:匾额欣赏:浙江舟山普陀山普济寺“海月常辉”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