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联:夜渚月明载瞻星气
下联:柳荫露曲时闻鸟声
楹联“夜渚月明载瞻星气,柳荫露曲时闻鸟声”为刘福姚楷书。
上联“夜渚月明载瞻星气”:夜渚,夜晚的江中小洲。月明,月光皎洁。载瞻星气,抬头仰望星空与云气(“载”为文言发语词,“瞻”即观看)。整体描绘静谧的夜泊之景:月光洒落沙洲,舟中人仰望星空,感受天地之气。
下联“柳荫露曲时闻鸟声”:柳荫露曲,柳树成荫,露水沾湿了曲折小径(或“露曲”指露珠滴落声如曲)。时闻鸟声,不时听到鸟鸣声。整体勾勒出清晨柳林幽径的生机:绿柳掩映,露水清凉,鸟声时而婉转。
刘福姚,字伯棠(一作伯崇),号忍庵,广西桂林人,是清朝光绪十八年(1892年)壬辰科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,成为广西最后一名状元。
刘福姚性刚烈,为人正直,不阿权贵,故仕途不畅。受翁同龢影响,具有维新倾向,翁同龢被革职后,在政治上受到冷遇和歧视。庚子之难时,留居京城,与浙江词人朱祖谋、同乡王鹏运潜心词学研究,合作《庚子秋词》,成为晚清临桂词派重要成员之一。晚年定居上海,以卖文为生,穷愁潦倒,抑郁以终。著有《忍庵词》。
刘福姚的书法作品融合欧体与颜体风格,现存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的"諼景增荣"巨匾为其代表作。
作为广西最后一位状元,其生平折射出晚清科举制度变迁与士人命运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