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海淀香山碧云寺山门匾额“碧云寺”,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家、书法家李苦禅书写。
碧云寺,位于北京香山公园内,始建于元至顺二年(1331年),原名碧云庵,由耶律楚材后裔耶律阿勒弥舍宅开山建造。明代正德年间(1506—1521年)太监于经扩建寺院并更名为“碧云寺”,清代乾隆年间(1748年)大规模修缮并增建金刚宝座塔等建筑。
碧云寺集中了明、清两代文物,对研究明、清两朝的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,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李苦禅,原名英杰,改名英,字超三、励公,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家、书法家、美术教育家。
李苦禅的写意花鸟画在继承传统笔墨精粹的基础上有所创新,其提出“书至画为高度,画至书为极则”的艺术理念,将书法用笔与笔墨造型巧妙融合,形成了苍劲古拙、浑厚雄强的写意画风格,对后世写意花鸟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李苦禅一生对于书法用功甚勤,由帖入碑,最终形成了碑帖合一的壮美境界。
李苦禅的书法以行、草书为重,一方面可以满足他绘画上对题款的需要,另一方面,行、草书表现出来的用笔和线条的质量、行笔中的笔法变化、收放关系、开合关联和布白取势等,无不与绘画中对笔墨的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