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甘棠遗爱" title="甘棠遗爱" target="_blank">甘棠遗爱”这一典故出自《诗经" title="诗经" target="_blank">诗经·周南》中记载的召公在岐山甘棠树下办公的史实,后被用来赞颂官员的德政。
周成王时,召公主管教化和司法一职。他常常在一棵甘棠树下办理诉讼,调解民间纠纷,所以他去世后,人们不愿砍伐其树,并作《诗经" title="诗经" target="_blank">诗经·国风·召南·甘棠》诗来歌颂他。如今,甘棠已成为中国廉政文化的象征。

清光绪" title="光绪" target="_blank">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,岐山刘家塬召公祠" title="召公祠" target="_blank">召公祠落成时,光绪" title="光绪" target="_blank">光绪皇帝赐“甘棠遗爱" title="甘棠遗爱" target="_blank">甘棠遗爱”匾额,以表彰召公的德政。
岐山周公庙,位于陕西宝鸡岐山县凤鸣镇,是中国同类建筑中存世规模最大,形制最完整的周公庙,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