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居庸叠翠”石刻在北京昌平居庸关东南,由傅杰书写。
“居庸叠翠”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,主要范围为昌平境内以关沟中的居庸关为中心的居庸关景区层。居庸关是长城三大名关之一,中间有一条长达十余公里的山涧溪谷,俗称关沟。两侧山势雄奇翠嶂如屏,林木繁茂景色幽美故有“居庸叠翠”之名。
“燕京八景”又称“燕山八景”或“燕台八景”等,得名于金代明昌间,后代文人纷纷题诗,遂名闻遐迩。
“居庸叠翠”碑是清代乾隆年间设立的石刻文物,由清高宗弘历于乾隆十六年(1751年)御题“居庸叠翠”四字并创作咏景诗篇,现碑身已遗失,仅存碑座遗留在原址公路西侧,如今立碑“居庸叠翠”的题字是由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题写。
爱新觉罗·溥杰,满族,乳名誉格,字俊之,号秉藩,清朝宗室、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。
溥杰自幼精习书法、诗词,具有坚实雄厚的诗、书功力,是海内外知名的书法家,著有《溥杰诗词选》传世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