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宝带名蓝”石刻在江苏镇江金山寺留玉阁,当代著名书画家李亚如先生题写。
"宝带":原指珍贵腰带,此处比喻山间缭绕的云雾如缎带。
"名蓝":佛教用语,"蓝"即"伽蓝",原意指僧众所居住的园林,后指著名寺院。
“留玉阁”和“宝带名蓝”,还藏着一段“留玉”的故事:
元丰七年(1085)八月,苏东坡去金山寺造访好友佛印和尚。佛印正在坐禅,对苏东坡说:“这里无座。”
东坡说:“借大师四大做禅床。”佛印说:“老僧有一问若答得,即与四大为禅床,若答不得,请留下玉带。”东坡说:“请大师问。”佛印问:“老僧四大本空,五蕴非有,你向何处坐?”
东坡一时无语对答,于是留下了自己的玉带。从此东坡玉带成为金山寺的镇山之宝。
苏轼留下的玉带,上缀有二十块玉。清初被火灾烧毁四块,乾隆南巡金山时,命玉工选玉补齐。玉块上刻有乾隆诗句。迄今为止,这是苏轼留下的唯一实物。

“宝带名蓝”勒石书法体现了李亚如先生隶书的典型风格,不温不火,笔法严谨而格调清逸,独具出世之风,与金山寺镇寺之宝的“宝带名蓝”字面内容浑然一体,妙不可言。
李亚如,扬州人,擅长山水、花鸟、人物,创作取法“扬州八怪”而锐意创新,笔墨雄健,意态动人,韵味隽永。
金山寺,也叫江天寺、江天禅寺,曾用名泽心寺、龙游寺,与普陀寺、文殊寺、大明寺并列为中国四大名寺。
金山寺更多的是因为水漫金山寺而传名,这是中国民间故事《白蛇传》里最为精彩的情节之一。历史上法海是一代高僧,金山寺僧史尊法海为开山第二代祖师。
上一篇:匾额欣赏:山西晋城二仙庙“酧恩泽” 下一篇:匾额欣赏:浙江杭州灵隐寺“云林禅寺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