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垂钓
 
【作者】胡令能 【朝代】唐
 
蓬头稚子学垂纶,侧坐莓苔草映身。
 
路人借问遥招手,怕得鱼惊不应人。
 
《小儿垂钓》是唐代诗人胡令能创作的一首诗。此诗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,通过典型细节的描写,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、天真的童心和童趣。
 
在唐诗中,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,因而《小儿垂钓》显得可贵。这是是胡令能到农村去寻找一个朋友,向钓鱼儿童问路后所作,但其具体创作时间未得确证。
 
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。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,没有刻意的雕饰,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,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、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。
 
胡令能(785—826),唐代诗人,贞元、元和时期人。早年曾为一手工匠,人称“胡钉铰”。后喜欢《列子》,又受禅学影响,隐居圃田。其诗传世仅四首,见于《全唐诗》。
 
胡令能的《小儿垂钓》充满童趣野逸之趣,书法创作需通过稚拙的笔意与疏朗的空间来表现诗中"蓬头稚子"的天真和"怕得鱼惊"的戏剧性。
 书法素材诗词:小儿垂钓[唐]胡令能
书体选择上,可以参考如下:
 
敦煌写经体(首选):唐代民间书手的稚拙笔法,保留撇捺的夸张趣味,可以适配天真童趣。
 
金农漆书(备选):"截毫秃笔"效果似儿童执笔,横粗竖细的对比表现"莓苔"的肌理。
 
颜真卿(意外):颜体的老成与拙巧,更像是作者(胡令能)或者路人(一个老头),来审视这个小儿垂钓的场景。

上一篇:书法素材诗词:石灰吟[明]于谦 下一篇:没有了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