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晓
【作者】孟浩然 【朝代】唐
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
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

《春晓》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,全诗语言平易浅近,自然天成,言浅意浓,景真情真,深得大自然的真趣。
《春晓》这首小诗,初读似觉平淡无奇,反复读之,便觉诗中别有天地。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,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,而在于它的韵味。
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,然而悠远深厚,独臻妙境。千百年来,人们传诵它,探讨它,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,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。
据后世学者研究,《春晓》一诗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,被誉为“五言绝句之冠”。
孟浩然(689—740),名浩,字浩然,号孟山人,襄州襄阳(现湖北襄阳)人,世称孟襄阳。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,诗风自然流畅,意境清远淡雅,与王维并称“王孟”。他的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,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