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乡偶书二首·其一
【作者】贺知章 【朝代】唐
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
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
《回乡偶书二首》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,创作于诗人晚年辞官还乡之时,这是其中一首。
![书法素材诗词:回乡偶书[唐]贺知章](/uploads/shufa/scdq/scdq-249.jpg)
这首诗在抒发诗人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,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。
就全诗来看,一二句尚属平平,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,别有境界。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,了无痕迹:虽写哀情,却借欢乐场面表现;虽为写己,却从儿童一面翻出。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,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,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。
《回乡偶书二首》之成功,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。诗的感情自然、逼真,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,朴实无华,毫不雕琢,在不知不觉之中把读者引入了诗的意境。像这样源于生活、发于心底的好诗,是十分难得的。
贺知章,字季真,晚年自号四明狂客、秘书外监,唐代诗人、书法家、政治家。
贺知章作为唐朝前期的一位重要诗人,其诗作对唐诗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引作用,对盛唐诗歌创作实践也具有示范意义,并对盛唐诗歌的繁荣产生了“一花引来万花开”的巨大效应,为唐诗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有句话叫文人相轻,而贺知章则心胸宽广。据唐人孟棨《本事诗》记载,公元742年,大诗人李白来到京城长安,暂住在一家小客栈中,贺知章早闻其名,于是慕名而访,两人一见如故。其间,应贺知章的请求,李白拿出自己的新作《蜀道难》,贺知章读后“称叹数四”,认为此诗非凡人所能作,称李白是“谪仙”。
聊到高兴处,贺知章邀请李白一起喝个痛快,但此前出门时忘了带些银两,于是解下腰间佩戴的金龟换酒,两人喝得酣畅淋漓,沉醉而归,“金龟换酒”的故事在当时传为美谈,李白也名声鹊起,“称誉光赫”。从此后,两人成了忘年交,十分投缘。
附上《回乡偶书》其二:
回乡偶书二首·其二
离别家乡岁月多,
近来人事半消磨。
惟有门前镜湖水,
春风不改旧时波。
上一篇:书法素材诗词:赐萧瑀[唐]李世民 下一篇:书法素材诗词:出塞[唐]王昌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