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应世人间”源自佛教经典,最早见于:《维摩诘经》(鸠摩罗什译):“菩萨应世,度脱众生。”《六祖坛经》: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。”
“应世人间”表述的是佛菩萨或修行者为教化众生而活跃于世俗社会。
大雄宝殿前广场上右侧有一棵树龄近千年的黄桷树。这棵大树被誉为天府树王,树身里面包有一块石碑,昭觉寺著名的典故“树包碑”所在。“树包碑”的石碑现在看不到了,已经被包在大树里头了。

据僧人回忆说,当时朱德等人到昭觉寺时,整个昭觉寺被一场大雾笼罩着,一直等到四处烽雾散尽、天朗气清时,朱德等人才安全离去。为表达感激,朱德回到云南后,委托成都的同学周官和请当时的著名书法家颜楷书写了“应世人间”4个字,并用楠木制作成牌匾,赠送给昭觉寺。此后朱德每次回到四川,都不忘到昭觉寺看看。
上一篇:匾额欣赏:山西大同华严寺“普光明殿” 下一篇:匾额欣赏:江苏苏州司徒庙“柏因精舍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