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联:丹墀礼乐三千字
下联:碧海鲲鹏万里风
“丹墀礼乐三千字,碧海鲲鹏万里风”是一副气势恢宏、充满豪情壮志的励志联,常用于表达对前程远大的美好祝愿,清代理学家陆陇其书写。
上联“丹墀礼乐三千字”:丹墀,即红色的台阶,为宫殿、庙宇、官府专用,代指宫廷、朝堂、皇帝,象征着权力的中心和最高的政治舞台。礼乐,礼制与音乐,代指国家的典章制度、政治教化,是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。三千字,虚指,形容文章宏富、学识渊博。并非确数,而是借用司马迁著《史记》“凡百三十篇,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”的宏大意象,来形容其治国方略或经世文章的完备与精深。
上联出自北宋大臣、文学家夏竦的《廷试》,联意表达了足以在朝堂之上施展的、关于国家礼乐教化的宏大学问与才华。
下联“碧海鲲鹏万里风”:碧海,浩瀚的青色大海。鲲鹏,出自《庄子·逍遥游》传说中的巨鸟,由北海的巨鱼“鲲”变化而成,其背“不知几千里”,翼者“垂天之云”。象征着宏大的志向、非凡的抱负和远大的前程。万里风,吹拂万里的雄风。鲲鹏必须凭借此风才能飞上九万里高空,南徙天池。
下联表述了人生际遇与未来前程,如同那翱翔于碧海之上的鲲鹏,正乘着万里雄风,展翅高飞。
这副对联选用的意象都极具磅礴气势:“丹墀”(最高权力)、“三千字”(宏富学识)、“碧海”(广阔空间)、“鲲鹏”(最大生灵)、“万里风”(强大动力)。全联充满了盛唐般的雄浑气魄和积极进取的浪漫主义精神,激励人追求至高、至大、至远的境界。

夏竦,字子乔,江州德安县(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)人。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,世称夏文庄公、夏英公、夏郑公。
夏竦在景祐元年(1034年)调知青州(今山东省青州市)兼安抚使时,支持守城的卒子,修建的青州南阳桥,造就了我国第一座木结构虹桥,俗称北大桥。南阳桥横架在流经青州市城区的南阳河上,历史上是青州南北二城的通道,历史之悠久,价值之重要,规模之恢宏,建筑技术之高超,在齐鲁大地上是有名的。
《廷试》是北宋夏竦参加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殿试时所作。全诗内容为
殿上衮衣明日月,砚中旗影动龙蛇。
纵横礼乐三千字,独对丹墀日未斜。
整首诗通过对殿试场景的描写和自身应试过程的叙述,表现出诗人夏竦的才华与自信,也从侧面反映了皇家殿试的庄严肃穆。
陆陇其,原名龙其,因避讳改名陇其,谱名世穮,字稼书,浙江平湖人,学者称其为当湖先生,清代理学家。
陆陇其被清廷誉为“本朝理学儒臣第一”,与陆世仪并称“二陆”,学术专宗朱熹,是清代初期尊崇朱熹理学、力辟王守仁心学的重要思想代表,享有“醇儒第一”、“传道重镇”的盛誉。
上一篇:书法素材诗词:先少师宣和初有赠晁公以道诗云奴爱才如萧[宋]陆游 下一篇:没有了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