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此作原为巨幅立轴,稍后的收藏者黄小松为携带及展读方便而改为册页。据晚清另一收藏者邵松年考证,此幅旧为十行,每行廿二字,第十行十一字,款六字,共二百十五字。今以此用电脑复原,原轴高度应在3.6米左右或更长,宽至193厘米。显然,在金冬心所有书画作品中,这是传世最大的一幅。
重要的还不是幅式的大小,而是这幅作品既带有早年扁体的隶书风貌,又不再求华山碑形貌的相似,而是更多的参用了魏碑的体势与方劲拙硬的用笔,在力求整体的简朴厚拙中,又每每强调撇捺的舒展与顿挫,所谓倒薤、垂露法的运用,使方拙的体势中有了变化和风韵,前人把这类书法归为冬心先生独创的“楷隶”,而这幅气沉力厚魄力宏远的巨幅作品,和他晚年为世人熟知的渴笔“漆书”,形体已有许多类似——金农以他雄深的气魄,孤傲独诣的革命精神,开创了有清书坛一种全新的面目,《大字隶书华山庙碑》正是这样一幅成功的代表作品。
上一篇:邓石如隶书《作太元传》欣赏 下一篇:翁同龢隶书临《张君表颂》欣赏